中新社北京12月5日电 综合消息:当地时间4日,以色列国防军开始对加沙南部地区实施密集空袭,并发动地面进攻。外媒称,以军5日再次加大袭击力度。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4日再次呼吁在加沙地带实现持久停火。
综合巴勒斯坦通讯社、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消息,以军4日下午开始对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汗尤尼斯发动密集空袭,空袭力度“异常猛烈”,汗尤尼斯多个地方升起浓烟。
以色列国防军4日晚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证实以空军当日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武器库和其他基础设施发动持续袭击。
巴勒斯坦电信公司4日发表声明称,受到以军密集空袭的影响,加沙地带通信与网络再次全面中断。
英国广播公司4日援引以色列国防军的消息报道称,以军在加沙南部的地面行动已开始,地面部队正在将进攻扩展到加沙所有地区的哈马斯据点。汗尤尼斯居民称,这是迄今为止“最猛烈的袭击”。报道称,以色列认为哈马斯领导层躲藏在该市避难。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5日报道称,以军加大对加沙地带的袭击力度,猛烈炮击和空袭持续不断,地面进攻范围扩大。
另据《华尔街日报》4日报道,以色列已完成大型水泵系统的组装,可用于从地中海中抽取海水淹没哈马斯地下隧道。报道称,以军目前已发现大约800条哈马斯地下隧道,其整体规模比已发现的还要大。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4日通过发言人迪雅里克发表声明,对加沙地带重启敌对行动表示极度震惊,对约旦河西岸的暴力升级表示严重关切。
古特雷斯呼吁各方恪守国际人道法义务,确保平民免于更多苦难。他再次呼吁在加沙地带实现持久的人道主义停火,立即无条件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斯波利亚里茨4日到访加沙地带并发表讲话,强烈呼吁减少对平民的伤害。她表示,走访加沙地带医院时了解到,“加沙北部医院基本上完全丧失进行外科手术的能力,受伤民众无法得到救治”。
她表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将尽最大努力帮助减轻和减少巴以双方平民的痛苦,但这一点无法独自做到,必须要有人道主义解决方案和政治解决方案。
另据联合国官网4日发布的消息,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卡里姆·汗2日结束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访问。这是国际刑事法院历史上,其首席检察官对两地实现的首访。
卡里姆·汗表示,此行不具有调查性质,但加深了他对巴以双方冲突受害者的理解。他强调,当前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法律。各方必须遵守国际人道法,保障人道主义准入,停止对平民的袭击。(完) 【编辑:陈彩霞】
城市“升级”的启示(评论员观察)
在有限的空间和资源中创造更多附加值,以优越的制度环境和文化土壤为发展插上羽翼,凭精细的治理能力提高居民归属感和幸福感,成为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住房城乡建设部不久前发布的《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广东东莞的城区总人口突破1000万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继广州、深圳后第三座达到超大城市规模的城市。既不是省会城市,也不是经济特区,东莞缘何能跻身超大城市行列?从长周期解剖一座城市的发展脉络,能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找到共性规律。
城市的“扩容”,往往是产业集聚而后吸引人口涌入的结果。东莞的发展历程,一定程度上浓缩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纬。1978年,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在东莞落地。自此,东莞充分利用区位、土地、人力、政策等比较优势,改革开放春风劲吹,制鞋、纺织、服装、玩具等产业迅速崛起,新产生的就业机会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传统农业县逐渐蜕变为“世界工厂”,甚至有了“东莞一塞车、全球就缺货”的说法。可以说,产业兴盛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是吸引人口聚集的“磁石”。
城市的“升级”,必须以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支撑。在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中,东莞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面临低端产业转型、生态环境保护、“大城市病”治理等一系列难题。弃老路,走新路,就得换思路。城市建设发展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更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优化产业布局是突破口。东莞以创新激发城市发展新动能,顶住了外部冲击、走出了发展新路,推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达到千亿级规模。打造“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引导民营企业“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吸引了更多海内外人才向这片热土涌来。产业高端化、产值高附加,带来城市人口年轻化、人才高端化,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表明,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一座城市才能增强韧性,永葆发展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是重要评判标准。”人口持续增加,折射出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放宽户籍限制,扩大惠民政策覆盖面,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近些年东莞持续推进的民生工程,也是深受市民欢迎的民心工程。无论职业、年龄,来到这座城市拼搏奋斗的人,都能享受教育、医疗、养老等城市公共资源。“我来东莞十七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十二年……”一名外来务工者在东莞图书馆留言,感慨知识惠东莞、知识惠农民工,这令人真切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城市不仅是聚集人的空间,更是服务人的平台。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为人们追求梦想免除后顾之忧,才能持续提升城市的吸引力。
东莞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产、城、人之间的深刻关联。在城镇化的“上半场”,有产业、有就业,就能比较容易地吸引大批人口涌入。如今,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拼的是更多生产资源要素的集聚、更多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备、更多创新创业人才的扎根。在有限的空间和资源中创造更多附加值,以优越的制度环境和文化土壤为发展插上羽翼,凭精细的治理能力提高居民归属感和幸福感,成为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只有立足资源禀赋、提升治理水平、涵养良好环境,才能更好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在东莞,曾经有一个“辣椒指数”,指的是卖菜的阿姨能根据辣椒卖得好不好,更早感知经济冷暖。如今,正发挥同样功能的“咖啡奶茶指数”,反映出年轻创业者、科研工作者等为城市注入的新动能。城市的日新月异,离不开人的蓬勃向上。以“尽精微”提升治理效能,以“变则通”激活创新动能,定能不断实现个人奋斗与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人民日报 盛玉雷) 【编辑:房家梁】